OSSLab 全名為 Open Source Software Lab 中譯 開放軟體實驗室,草創於2008年3月正式運作預訂為2008年11月(thx曰 趕工中)。
導入軟體到實際應用、服務是件辛苦漫長的事,現在你大可不必一定要選用昂貴的商業軟體,不如先自己先訂出 所需要的功能面、目標面、流程面、功能面、視覺面等考量。
然後在一些開放原始碼專碼網站 SouceForge 自由軟體鑄造場 中尋找合適程式,然後開始測試與規畫套用的軟體是否相符合所需。
而使用OSSLab 平台 來測試與初始導入有下面好處
供應現成VM appliance下載
現成VM軟體套件下載,已不需安裝與設定立刻套用,預定開放下載Deki Wiki、ISP Config 。
下面尚未編輯完 也尚未對外開放權限
共可以區分下列權限
已安裝好 Web application測試與導入 已安裝好的比如說 Vtiger CRM.Egroupware 等即可線上測試.無需註冊立刻可使用. (定期會將此主機資料給還原 僅供功能性嘗試與直覺上測試 )
需修改與正式導入Web application.為封閉測試,需提出申請.申請方式暫定以在專案導入頁面開新頁面 申請資格由初級管理員含以上者可核定.(統一在OSSLab Cent OS +ISP Config 主作VM運作)
LAMP環境下開放安裝新Web application ,開案者必需提出所需功能,軟體比較 並提供子域名 xx.osslab.org.tw.(統一在OssLab Cent OS +ISP config 主VM運作)
OSSLab 提供已安裝好OS VM.類似VPS主機 ,開案者必需提出所需功能,軟體比較. 自行安裝需要需更高系統權限的軟體 比如說deki wiki,Vmukti
獨立VM可供安裝特定os 如 pfsense ,router os,Free UTM ,endiam ,freenas,openfiler ,elastix等帶OS Package軟件.
主機Host OS root 權限 可做多台VM測試,虛擬機遷移,全方位IT壓力測試.比如說IDS 與Honeyd 部署,學習管理維護VMware Infrastructure 3,
硬體主機 總權限, 可以遠端控制卡控制主機各種狀況安裝各類Hypervisor type 1 測試.(Virtral Iron, Xensever, Oracle VM,Hyper-V),或是虛擬化不可的運作環境等應用
以下是回覆網友的郵件內容:
from A.Lang, Hsu - ITBLOG.ITVIEW.COM.TW <alang.hsu@gmail.com> to Henry Huang <red.rain.seven@gmail.com> date Sun, Mar 8, 2009 at 5:39 PM subject Re: A.Lang大 想跟您約時間 mailed-by gmail.com hide details Mar 8 (2 days ago) Reply Hi Henry, 這是好問題,確實在架設 deki wiki 之前一直找不到滿意的 solution,之前在網路上分享文件,是從 HTML -> Forum -> Blog -> Wiki 這樣的歷程,幾年後才發現 Wiki 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,然而從這個收集各種 Wiki 資訊的網站 http://www.wikimatrix.org/ 一一的過濾、測試,發現大部分的 Wiki 套件對於 編輯方式及版面美化設計都不是很重視。 直到拜 Google 大神後,瀏覽到 Oracle Wiki 網站 http://wiki.oracle.com/ 這個 Wiki 設計在版面美觀及線上編輯都很友善,它是用 http://www.wetpaint.com/ 提供的免費 Wiki 架站服務,於是我也立即申請一個,準備用來以後撰寫及分享文章的新系統,不過這畢竟不是自己架的系統,也不打算花錢買支援,使用期間總是忐忑不安,不巧,又隔沒多久,無意找到了 DekiWiki 它的版面設計也不輸 wetpaint,主要是可以自己用主機架設,而且還是 OpenSource 可以大方的合法使用。 至目前 www.osslab .org.tw 開站也有一年多了,文章數有 280 多篇,協同編寫過程也沒發生問題,系統也很穩定,要說有什麼缺點,就只有它核心用到 mono 就是 .Net for Linux 的 programming 技術,這個我完全不會,同時 .Net 也是 Windows 專有的技術,我完全沒興趣想學習及瞭解,因此對系統改善及除錯就完全使不上力。 至於會選擇 Deki Wiki 作為 osslab 的主站,我想有幾個特點: 1. 預設版面美觀+佈景設計 2. 直覺友善的線上編輯+貼圖+上傳圖片 3. 中文編寫支援(操作/管理介面為其次) 4. 準確且快速的搜尋功能+包含中文關鍵字 5. Wiki 基本要素,例如 history, recent change, 共同寫作 6. 簡單但夠用的帳號管理+可整合 Windows AD 或 LDAP,這項說明了,DekiWiki 不僅可以在 Internet 作開放的 Wiki,也可以在企業作內部的知識 Wiki。 如果你沒有網路電話,你也可以撥美國市話(在簽名檔)給我,不過我不確定,你撥美國市話是不是很貴,如果是,還是用免費 話質又好的網路電話。 BR, A.Lang 2009/3/8 Henry Huang <red.rain.seven@gmail.com> - Hide quoted text - 抱歉,這麼久才回你. 我還沒有固定用的網路電話,可能一陣子家裡的Server 架起來後就會有了 我要找你的話先用你給我的這支電話吧,謝謝啦 對了,我想知道你當初選 Deki Wiki 來做OSS lab 的理由是什麼? 你看上他哪個長項 Henry